《1∶5001∶10001∶2000外业数字测图规程》修订情况说明:
摘要:外业数字测图是大比例尺测绘地理信息成果生产的重要方法,GB/T14912《1∶5001∶10001∶2000外业数字测图规程》规定了外业数字测图方法生产大比例尺数字测绘地理信息成果的作业方法和技术规定。这次修订对原标准内容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增补了外业数字测图新技术需要规范的内容,同时与相关的测绘地理信息标准进行统一和协调,对外业数字测图作业的技术内容、要求进行约定和规范,指导数字测绘地理信息成果生产,保证作业质量。参2
关键词:外业数字测图;标准修订;修订原则;标准说明
对陕西省地理国情监测的思考与实践:
摘要:陕西省是我国第一个开展地理国情监测试点的省份,自2011年开展该项工作以来,在全省基本地理省情信息的提取和全省专题信息的变化监测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并初步形成了基本地理省情的发布目录。从陕西省地理国情监测的目标、原则、内容、方法和成果等方面进行系统的阐述,并对监测成果的使用、监测过程中数据和标准方面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参1
关键词:地理国情;地理省情;监测;白皮书;蓝皮书;信息提取;标准体系
陕西省地理国(?。┣榧嗖馐缘阒械摹吧卤报D关中―陕南”自然区域划分研究与实现
摘要:在自然地理要素基础上对陕西省进行“陕北―关中―陕南”的自然区域划分,是陕西省地理国(?。┣榧嗖馐缘闶滓饩龅奈侍庵?。根据地域分异规律将陕西省划分为3个自然区,详细论述陕西省的自然区域划分以水文地貌关系为依据的可行性,明确划分出“陕北―关中―陕南”的自然区划界限,并从划分结果的区域形状、位置、特征统计参数和区域要素特点等方面,论述区域划分方法和结果的合理性。这不仅对陕西省地理国(?。┣榫哂腥鲜兑庖?,而且是陕西省地理国(?。┣榧嗖獬晒那臣浦С牛梢宰魑旯郯盐丈缁?、人口、经济等要素区域差异的基础数据,
InSAR技术在陕西省地理国(?。┣榈乇沓两导嗖庵械挠τ醚芯?/h6>
摘要:地表沉降监测是地理国(?。┣榧嗖獾囊幌钪匾谌?。采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运用基于SAR影像的时序分析数据处理方法,获取地表沉降范围、沉降量和年沉降变化速率等监测成果,较好地解决了煤矿分布区大面积小量级沉降与采空区大尺度塌陷交错的复杂沉降监测难题。图3表1参5
关键词:地理国情监测;地表沉降;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时序分析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露天采掘场信息提取技术研究
摘要:露天采掘容易破坏生态环境,造成山体破坏、植被减少和水土流失。以陕西省某市境内秦岭山区为研究区域,选择2期Landsat卫星影像红色波段数据,采用图像比值法获得露天采掘场的位置信息,再结合2.5mALOS数据对露天采掘场进行精确定性和定量信息获取。试验结果显示,基于多源遥感数据不仅有效地提取出露天采掘场,而且避免了高分辨率数据目视判读时的盲目性。图2表1参4
关键词:地理国情监测;多源遥感数据;露天采掘场;信息提?。煌枷癖戎捣?;阈值选择
基于SharpMap的GML可视化研究与实现:
摘要:目前GML可视化策略主要有栅格图像可视化、组件可视化和SVG可视化等,每种可视化策略都有其优缺点,在速度、性能和复杂程度上表现各异。首先分析当前几种GML可视化策略的优缺点,然后阐述SharpMapDataProviders和GeometriesAPI的核心功能,以开源SharpMap为图形引擎,结合开源GeoAPI和NetTopologySuite研究对GML空间数据的可视化,最后通过具体开发设计予以实现,为GML可视化提供一种良好的解决方案。图2表1参6
关键词:SharpMap;GML可视化;数据接口;几何模型;GeoAPI
并行GIS研究综述
摘要:随着计算机等相关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以及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需求,设计、实现、开发与利用高性能并行GIS成为GIS理论和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从数据并行处理、空间分析并行化、并行空间数据库和并行GIS框架4个方面对国内外并行GIS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并提出今后需进一步研究的内容。参15
关键词:并行GIS;数据并行处理;空间分析并行化;并行空间数据库;并行GIS框架
云计算环境下GML的并行查询研究
摘要:并行计算环境能为海量半结构化GML空间数据提供强大的存储能力,为GML查询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因此在云计算环境下研究GML的并行查询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借助Hadoop开源云计算平台,提出一个GML并行查询方案,以丰富云计算在处理空间数据方面的应用,通过3台机器的并行计算,原则上比单机环境能提高大数据量GML查询的效率。图2表1参5
关键词:云计算;并行查询;Hadoop;GML查询
基于SuperMapiServer的赣州市旅游信息服务发布研究
摘要:WebGIS是GIS未来加快大众化进程的主要途径。主要研究SuperMapiServer服务体系及开发WebGIS产品的关键性技术,首先介绍SuperMapiServer的功能和体系架构;然后对iClientforAjax客户端开发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并解析iClientforAjax开发框架;最后以赣州市旅游信息服务发布系统为例,总结有关SuperMapiServer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图1参3
关键词:旅游信息系统;服务发布;SuperMapiServer;iClientforAjax;WebGIS
基于.NET流模式的GML文档解析研究
摘要:GML数据的存储、查询、检索、转换、传输以及可视化表达和GML数据共享等都与GML解析密切相关。通过分析当前主流XML解析技术——DOM解析和SAX解析,提出在.NET平台下,采用流模式“拉”模型,利用C#程序设计语言对GML文档进行解析,并且以GML要素解析为例,实现了GML文档的要素模式和实例文档的解析。参8
关键词:空间数据;XML;GML;流模式;文档解析
基于大比例尺数码航摄比例尺选择的研究
摘要:航空摄影比例尺的大小,不但决定成图的精度要求,而且与航空摄影测量的生产成本相关。结合多年生产实践,介绍选择数码航摄比例尺的原则,并对选择航摄比例尺应考虑的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在大比例尺数码航摄时,航摄比例尺选择应根据大比例尺航测测图的特点,结合测区的地形条件,在保证测图精度的前提下,本着有利于缩短成图周期、降低成本、提高测绘综合效益的原则进行。表6参4
关键词:数字测图;数码航摄;航摄比例尺;成图比例尺
大型景观测绘中激光扫描的精度控制:
摘要:激光扫描在复杂场景测绘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但是点云配准精度较传统控制测量低。提出将传统的控制测量应用到激光扫描测绘中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减少因测站点增多带来的配准误差累计,从而提高点云配准精度。以某建筑物三维建模项目为例,对大型景观测绘中三维激光扫描精度控制的方法进行研究。图1表2参6
关键词:三维激光扫描;精度控制;点云;整体配准;标靶
基于JavaApplet的网络地图服务平台设计与实现
摘要:利用网络作为信息发布平台,已成为数字地图与GIS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主要论述网络环境下建立地图服务平台的设计思路与总体结构设计。基于Java语言,从底层实现基于Socket协议连接的服务器端与客户端地图数据的组织、传输与数据可视化表达,实现网络地图发布平台并成功运用到某系统中。图2参4
关键词:网络地图;地图数据;空间信息查询;B/S;系统集成;数据组织
全数字航空摄影测量在考古中的应用
摘要:航空摄影测量具有工作周期短、投入小、覆盖面大等优点,可以在较短时间获得大范围的考古地理空间信息资料。以一个古代游牧民族大型聚落遗址群考古与?;は钅课?,详细介绍如何利用全数字航空摄影测量获取相关考古地理信息的方法。参1
关键词:数字航空摄影测量;ADS80;考古测绘;DLG;DEM;DOM
基于ADS40三线阵立体影像更新1∶50000DLG研究试验
摘要:ADS40三线阵立体影像两两组合均可形成立体像对,而且分别从前、下、后3个角度成像,更有利于地物的互相补充采集。详细介绍ADS40三线阵影像的特性和恢复立体后影像的差异。根据研究试验结果,给出更新时的参数设置,并通过精度分析,指出ADS40三线阵立体影像的适用范围。图2
国家西部1∶50000地形图空白区测图工程内业数据质量控制探讨
摘要:西部测图工程在地形地物测绘与地形图制图部分最终上交的成果种类较多。介绍在西部测图工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详细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诸多原因,以避免在其他项目中出现类似的质量问题。
浅析GPS-RTK技术的定位精度
摘要:随着GPS技术的快速发展,RTK测量技术也日益成熟完善,并广泛地应用于测绘领域。但究竟其平面与高程精度能达到哪一等级,说法不一。对影响GPS-RTK作业的因素进行分析,并通过实例对其定位精度进行探讨。